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

憤怒的中國人,請把你們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分開!

15/6/2007

前幾天,香港有個叫陳冠中的作家說,香港人從來就沒有身分認同的問題,因為你看,粵語中管警署還叫「差館」,管警察還叫「差人」,這些都是清朝的稱呼;而香港人還講粵語,所以香港人理所當然就是中國人,所以香港人沒有身分認同的疑惑──所以,陳作家得出結論:該反省的是那些社會學家,而不是香港人。

好個滑天下之大稽的言論!如果講中國方言就不存在身分認同問題,那麼新加坡華人呢?馬來西亞華人呢?菲律賓華人呢?如若陳作家的論述成立,那麼普天下關於海外華人身分認同的研究就全都一邊兒涼快去吧,還有什麼好研究?

如果語言就決定身分認同,那麼很多社會學家的確就沒什麼必要存在了。然而問題還是存在的:為什麼世界海外華人研究會的會長,菲華學者洪玉華教授 (Prof. Teresita Angsee)一直致力於倡導菲律賓華人要融入當地社會?她的「倡導」說明了什麼?第一,對菲律賓社會來說,這是一種需要;第二,菲律賓華人的確還有著強烈的「華人」意識,從而阻礙了這個族群與當地社會的融合。

那麼,華人意識是什麼?

這個問題,如果拿來問一個剛到英國的非法打工者,答案將會顯而易見:「我是中國人啊,我過春節,吃粽子,講中國話,這不就是華人意識?」好,此話不假。而這位中國人,卻與另一些同樣過春節吃粽子講中國話的中國人打了起來。為什麼?他告訴我,因為那些人是政治與宗教異見人士,在倫敦街頭遊行,抗議中國政府對他們的打壓,說中國怎麼怎麼不好,害得他們只能背井離鄉,跑到倫敦街頭來遊行抗議──「這些人,在外面丟我們中國人的臉,我們的國家就算再差,也畢竟還是祖國,怎麼能當著外國人的面盡說中國壞話呢!我氣不過,就跟他們打起來了。」

話說到這裡,問題就更大了:中國人,就不可以說中國不好嗎?

今天我又在BBC中文網上看到這樣一條網友留言:

我是BBC新聞網的忠實讀者(英文),有時也光顧一下BBC中文網,因為希望能將你們翻譯的一些重要新聞或好的評論報導轉告國內親朋。但你們的頭版新聞經常與英文版的不一樣,而且頭版頭條,多半是揭露中國大陸的"陰暗面",所以為了向國內親朋轉達一些重要的來自BBC的新聞,或一些比較直接的,國內看不到的其他新聞,還是需要去看英文網! 其實,你們的讀者只是像我們一樣的,在國外的華人,可能因為讀起中文來,總是比較方便。然而我們有幸能夠對比中國和國外的國情,所以對你們將什麼問題都與中國制度的不合理聯繫在一起,甚為反感!

────Anne 阿達利亞, Melbourne,Australia

這下可熱鬧了,按照我們這些國人同胞的觀點,不僅不可以直接抗議政府的打壓,而且連我國的「陰暗面」都是不應當面刺的,否則就會招致「反感」甚至老拳相向。

好吧,說回頭,那位旅英的先生和這位旅澳的Anne女士為什麼都對指責中國的言論有那樣大的反應呢?其實很簡單,他們都把自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等同於對「中國政府」的認同,所以不自覺地將政府的立場代入了自己的身分,人家明明指責的是政府,他們卻自顧自地把這罵名撿了來,戴在自己頭上,然後便毫不猶豫地跳起來反擊。可是政府就能全然代表一整個文化族群麼?一個民選的政府,尚且有失去民心的機會,下了台便不代表這個國家,更何況一個「萬年執政」的單一政黨政府?所以說到底,政黨是政黨,政府是政府,前兩樣東西甚至連「公民」都未必能夠代表,頂多代表的是國家政權,而文化歸屬感則更是另外一樣東西。

那麼到底是什麼,把這些原本涇渭分明的概念全都攪成一鍋粥?民族主義,英文叫Nationalism,就是這個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只在歌頌民族英雄的讚歌,或是歌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課文裡見過的詞彙,卻很少有人真正想過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整個二十世紀,殖民帝國的紛紛沒落,帶來了殖民地獨立運動的風起雲湧。而那些自古只知道「國王」或「蘇丹」的前殖民地,在王權神話早已破滅的時代,要靠什麼來凝聚他們新成立的國家?於是民族主義開始大行其道。詳細地定義「民族」的概念,清晰地劃分「我族」與「他者」的界線,大肆鼓吹民族英雄民族歷史和民族成就,甚至有意無意地強化人們對於民族屈辱史的記憶,以期將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強行灌輸到民眾的腦袋裡去。於是「民族」就等於了「國家」,「民族國家」(Nation-state) 終於成形,愛本民族文化也就理所當然地等於「熱愛祖國」。可是,對於一個根本沒有權力選擇執政黨的「民族」,政黨憑什麼代表政府?政府憑什麼代表國家?國家又憑什麼代表民族!?

所以,經常憤怒的中國人,請你們把文化層面的認同與政治層面的認同分開來吧,這個政府又不是你有份選出來的,它做錯了事情,你又為什麼要去替它鳴不平,替它揹黑鍋?它做決策之前徵求過你的同意麼?退一萬步說,它究竟做過什麼決策,你真的瞭解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