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30 12:27
天星鐘樓,夤夜裡拆了,殘骸倒入填埋區.
人們一陣譁然,彷彿一覺醒來被人奪去了家產般,憤怒著.
於是「集體回憶」這個詞迅速竄紅,於是那些被遺忘在角落裡許多年的事物一一被人堀出來,灣仔街市、太原街、皇后碼頭...擺在面前抖抖塵土,大家恍然發現:原來我們的「集體回憶」並不少,只是向來少人注意.
發堀「集體回憶」的工作正在進行,市民團體開始越來越激烈地要求政府檢討文化保育工作的同時,洽逢回歸紀念日到來.梁文道在《明報》上連載了一系列討論「去殖」與「保殖」的文章,探討了香港自主權回歸以來,為甚麼並未出現其他殖民地脫離宗主國之後激烈的「去殖民地化」現象,比如印度、南非都在大改城市及街道的名稱,意在突出民族國家的主體性,消除殖民時代外來語命名本地地標的屈辱感.
梁文的確引來不少認同聲音,卻同時也讓中央狠狠捏出一把冷汗:「主體性」這個詞在大陸,幾乎算是半個「敏感詞彙」,因為涉及台灣人的國族認同,涉及「本省人」對「外省人殖民政權」的牴觸情緒,民進黨越是強調的概念,大陸就越是努力掩蓋、努力淡化,以致於大陸民眾甚少有機會聽到這個名詞,自然也就更少機會思考.香港卻不同.香港的大多數媒體並不懼怕刊登有關「台灣主體性」的討論,因為反正大多數的港媒也在大陸的屏蔽之列,不會對廣大大陸民眾造成影響.可是,聽鄰居談他們家的「主體性」談了好多年,偶爾也總是會聯想到自家;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又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加上那個留台回來的梁文道不早不遲地「點撥」一下,此前還有梁家傑「忤逆」的競選宣言打底...於是中央頓時警覺起來:僭越了!「主體性」這個詞只有用在「中華民族」上才安全,任何其他地區性文化要拿來用,都是分裂的危險!台灣用,我們屏蔽之、打壓之;印度或者南非用,我們要在報導新聞的時候盛讚他們的民族情懷,請無視他們社會裡存在的不同聲音;大陸各地都在「無菌箱」內呼吸,暫時無虞;你這小小的香港,說好聽點叫你「東方之珠」,講白了你也就一顆珠子那麼大的彈丸之地,給了你相對自由的媒體環境你就爬著鼻子上臉了,還想要「主體性」?門都沒有!於是吳邦國趕緊出來講話:特區的權是中央給的,中央給多少權,香港就有多少權,所以不存在「剩餘權力空間」.這下香港人跳了:英國佬殖民百多年,尚且沒有指著鼻子說你們是殖民地,你們沒有權;回歸才十年,這中央的手指就戳在腦門上了,耳提面命地教訓港人:我才是老闆,你個打工仔不要諸多要求!
我不得不說吳邦國的講話實在是一招蠢棋:本來,回歸之後金融風暴和非典疫情前腳後腳地襲來,港人護財保命不暇,加上熊貓、迪斯尼、自由行都在「嘆港人歡喜」,務實的港人也沒有誰會傻到在這個環境下跳出來在香港和中國之間劃一條三八線--「人心回歸」正指日可待呢,中央就突然給人腦門上鑿個爆栗,分明是在強調「你」「我」的區隔,這下可好,有心無心,港人的「本土意識」算是被這一爆栗給鑿出來了.當人們終於醒悟過來,「原來我們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原來我們應該珍視它」,日後這種文化意識形態上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多,死守皇后碼頭的「本土運動」就是一個例子.而且,皇后碼頭只是特區政府和民間保育人士之間的衝突,未來一旦中央再強壓下甚麼抹煞地區差異的「愛國主義」(這種例子實在太多了,西藏、新疆,甚至廣東都有民間反抗,不勝枚舉),會不會引起港人的更大反彈,就很難講了.
如今的世界很多元,中央卻在極力維護大陸社會的單一輿論導向;而香港不同,香港是多元世界的一環,看得到世界的多元,也體會著自身的多元.大陸越強大,中央以專權抗拒多元化的力量也就越強,可這卻與世界的趨勢背道而馳...這樣的中央政府,它的強大,難說是華人的福還是禍.
************************************************
查了一下sina新聞的香港部分,皇后碼頭的消息果然太不和諧,所以半個字都沒有提到。
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
皇后碼頭和吳邦國的講話
作者: Jean 於 下午10:15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