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7日星期六

《亲爱的安德烈》新书发布会归来



港大图书馆二楼,今天下午,是两场系列读书会中的第一场“背对背”,12月1日在旺角拔萃男书院还有第二场“面对面”。

主持人是马家辉,那个在明报上写起文章来有点嬉皮笑脸,但却又每每尖刻批中要害的评论人,开场致词特意交待安德烈:“请你直接叫我马家辉,或者家辉哥哥都好,就是千万别叫马叔叔!”

龙应台的这次新书发布比她上一次《香港笔记》的要好得多——说实话,我承认我对陈冠中(上次的主持人)有偏见,但那次琐碎而失败的主持却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相比起来,马家辉主持的两次(龙的再上一本书,她主编的《思索香港》也是马主持的)显然要出色很多。虽然马家辉有的时候有些小八卦,不过对现场的把握和谈话内容的引导却是相当成功的,不时还会来一两句很精辟的插科打诨。比如,吴志森在Q&A的时候对龙应台说:我在读这本书以前,以为你是个自由主义者,没想到你对待你儿子的方式,其实跟中央政府对待香港没太大区别嘛(全场大笑)。后来龙应台在回答另一个问题的时候讲到,在她的两个儿子还小的时候,每晚临睡前,她都会给他们讲故事,常常读中国的小说给他们听,比如全本的《西游记》。西游记读完了开始读水浒,一直读到蒋门神打架把别人的店全给砸了,才醒悟过来,不对呀,这不适合读给小孩子听。于是换一本,开始读《儿女英雄传》。读到英姿飒爽的女英雄爱上一个男人顿时变成棉花糖,又觉得不对了,这会影响小孩子对女性的观感,不行不行,得再换一本……说到这里,马家辉突然插了一句话:这么讲,你跟中央政府更像了。全场爆笑,龙应台自己也笑倒在沙发里。

安德烈与他的妈妈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其实有着很好的互动。很明显,他们已经就“代沟”问题了解了相互的看法,并且对这一度紧张的母子关系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龙应台的自由、人本的思想,让她能够跳脱“母亲”这个角色,而从一个抽离了母子关系(尤其是东方价值观)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她和孩子之间产生的种种冲突。并且,她也并没有试图将孩子拉回身边,更没有把自己沉浸在哀怨里,而是用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无法回避的人生历程——用她的话讲,就是“亲子之间的共处时光是有限额的,有quota的,是越用越少的。所以我在做的,就是把握住这越来越少的quota,去让自己适应这种分离。”她说,这本书对她自己而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意义远大于《野火集》,或是写给胡锦涛的公开信。

另外,林青霞也来参加了今天的发布会,作为龙应台的好友。感慨一下,美女就是美女啊……(第二张相片最右边穿浅色衣服的美女即是,第三张是安德烈在回答林青霞提的问题)

有趣的是,散会后离场的时候,我听到两个东北口音的中年女观众的谈话,其中一个说“我觉着吧,有这样一个儿子其实挺让人伤心的”,语气不屑,另一个则连声附和。

最后我买了四本书,看看天色还早,就排队要了个签名。龙应台笑着问我:“四本都是你买的?”我说是啊。她又问:“送给朋友的?”我答:“一本送给我母亲,另外两本是代朋友买的。”其实我忘了说,那个托我买书的朋友,也是要送一本给她母亲的——我想,如果我记得说这一句,龙应台会更开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