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7日星期一

“污蔑”?还是“护短”?

[轉]外媒污蔑福建鳗农养“毒鱼” 鳗鱼出口可能垮掉

2008-01-06 23:37:02   来自: 髮條陳 (厦门)
  去年12月15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2400余字、中译文本与录音齐备的长文。文章借其所谓在福清实地采访而得的证据,指责中国“在毒水中养鱼”。

  该文声称:“为确保鱼的成活,水产养殖者用混入非法兽药的饲料喂鱼,使含有毒性、致癌性药残的水产品进入市场,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國內報道:   

http://news.163.com/08/0105/14/41EUSEJ80001121M.html

  紐約時報2007年12月15日原文:

  http://www.nytimes.com/2007/12/15/world/asia/15fish.html

  中文翻譯:
http://graphics8.nytimes.com/packages/pdf/world/15fish_translation.pdf.com/packages/pdf/world/15fish_translation.pdf



==========================

1.我在福清考察的时候,很多当地农民的确承认他们的鳗鱼养殖存在滥用抗生素等药品的情况(尤其是90年代初,所以后来他们的主要客户,日本商人,拒绝收购福清产的鳗鱼,于是当地养鳗场倒掉了一大片,许多人就是当时破产欠债所以不得不偷渡日本打工还债);


2.以下是我在福清上迳工业区拍到的排水渠,大家看看就知道当地的水质污染有多严重了——这条水渠旁边,紧挨着就是农田,然后就是居民住宅区。2007年4月底5月初,当地村民曾经与附近排放污水的工厂交涉,遭zf干涉,部分村民被捕,约一周后获释(我采访的某家庭长子就在这次事件中被捕)。







     


















  当地村民说,如今的养鳗场,滥用非法药物的情况已经比九十年代好了很多,因为使用禁药,会导致产品销不出去;但是,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过多使用抗生素。


  而且,据我所知,当地政府对当地的工业持绝对保护态度,其原因有三:


  首先,福清市一直宣称是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地级市,工业产值占本地GDP的大头;


  其次,由于大量村民出国打工,导致当地劳力外流,而且侨汇已绝对满足了村民生活需求,人们不再需要种地,所以大量田地抛荒,因此,政府借机向农民收购土地,低价买入高价卖给开发商——所以政府从“工业化”的过程中获利颇多,故对工业采取保护态度;


  第三,同样由于当地大量村民出国打工,而其中大部分为非法劳工,保留国内户籍而没有在国内工作,因此,政府需要以工业产值弥补本地村民年收入这个无法申报的空缺(侨汇大多走地下钱庄回国,这部分收入是无法统计也不能上报的村民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更需要工厂多多创收了。


  实事上,福清当地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为外来投资者所创办,而工厂里的工人,又几乎全部来自内地省份,因此,福清的“工业化”对本地村民而言,可以说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实际收益。据村干部透露,他们每年上报的“人均年收入”,其实都是按照年初上级政府制定的“经济成长目标”除以本村人口再略加一些零头来充数的,因为本地青壮年劳动力很多都出国了,若当真统计居民国内生产收入,根本就统计不出多少来。


  因此,福清政府对工业的保护态度是与政府官员的政绩表现紧密相关的,而本地村民不仅没怎么从工业化中获益,而且还必须忍受工业化带来的水土污染、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同时,政府在收购土地时的不公平交易也让村民积怨颇深。这些都是导致村民与政府发生冲突的原因。只是这些冲突都被轻描淡写地处理,村民抗议的声音也被掩盖——毕竟,巨额的侨汇还是让村民的生活过得很富足,而他们又不希望政府干涉他们的出国活动,所以,关于工业污染等争议,往往很快就偃旗息鼓。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反驳标题的“污蔑”一说。毕竟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的确是很严重的,而地方政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对工业污染置之不理,更是让我觉得我们国内报道中“一面倒”的护短方式简直面目可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