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东南亚华族”
——以“文化适应”为幌子的伪命题
——以“文化适应”为幌子的伪命题
曹云华(2001),《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华侨出版社
本书作者将东南亚华人在当地的“文化适应”视作完全主动而且自愿的行为,这是与绝大多数情况不符的推断——尽管作者在文献回顾中亦引用了不少关于强制同化的内容,但作者本人的观点却没有采信他自己引用过的那些内容。事实上,海外华人社群(以下简称“海外华社”)在文化保持上的强烈愿望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由此引发的族群矛盾甚至族群冲突亦屡见不鲜(eg.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运动一路以来的惨淡经营)。至于如今许多东南亚华人已融入当地社会的现象,则多经历了土著政权对当地华社的各种威逼利诱、软硬兼施(eg. 印尼禁华语华文、泰国政府鼓励华人入籍同化的各种政策等等)。因此,作者将这种现实层面的“文化适应”笼统视作主动行为和自愿选择,是倒果为因,主观的推定,在很大程度上与事实不符。
另外,作者还将“所有”加入当地国籍的华人华裔视作一个民族整体——东南亚华族,但这个“新民族”又没有囊括1980年代以来从大陆出国的新移民群体,私以为这种界定非常不严谨。因为马华、菲华、泰华、越华、印华……这些不同的华人社群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相互未必认同自己与对方属于同族(尤其是对所谓的“东南亚华族”更加没有共识)。这是作者自己先站在outsider的角度,将东南亚笼统视为同质化的整体,然后又从“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出发,把那些在1950年代以前下南洋或已世代定居东南亚的华人族群牵强地臆想为一个“新民族”。按照作者的这个逻辑,如果那些老一辈华侨华人和土生华人可以视为一个“新民族”,那么作者要如何解释1980年代以来的新移民、新侨和新入籍的东南亚华人?他们是否也属于这个“民族”?同时,作者又怎么解释那些从东南亚国家二次、三次移民往英美澳加等地的华人?因此,我认为所谓的“东南亚华族”就是一个伪命题。
海外华人研究(以下简称“海华研究”)要求国际和跨国的视野,而且必须是超脱出“中华民族大一统”和“中华文化不可抛弃”的意识形态,把华族视为一个宽泛而不必严格划定边界的概念,同时不必然忠诚于民族的文化母国,不必然要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也更不必然要在文化上亲近、在语言上互通。如果能够以平常心来看待海外华人对待“华族认同”的冷淡态度,那么便不会因为一部分土生华人不在乎中华文化而感到扼腕落泪,也就不会为了强调这是“文化适应”的和平结果而非“文化压迫”和“强制同化”的结果,而大肆鼓吹所谓的和平适应、非冲突论,或是强调“华人是适应力最强的种族”——这些都是由于不愿承认狭隘的民族自尊受伤,从而衍生出来的近乎自卑的敏感反弹。我无意解构“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而是有感于大量过度强调或受控于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正确的学术及非学术研究,实难在观点和理论上有所突破。换言之,就是无法达至以“他者的眼光”来检视旅居海外的华族社群。更何况,所谓的海外华族实际上就是海外汉族,无论是广东人、闽南人、福州人、潮州人、客家人还是华南以外地区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没其他民族什么事儿,“华”在这里只是个有失精准的界定,是近代以来才有的概念,实不必将“大一统”的政治正确由国内拓展至国外,否则除了自我局限,还有什么别的作用?
而“海外华人”却不同于“东南亚华族”,“海外华人”并非伪命题。因为所谓的“海华研究”基本上是基于种族(华vs洋)和地域(国内vs国外)而提出的课题,即,旅居中国领土以外的华人(实际上汉人占绝大多数)。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研究领域,而且最重要的是并没有对全体海外华人作同质化推定,没有假设他们是个一体的族群。因而海华研究才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才能容纳代际、国别、时代等多层面的差异。
在容纳差异的前提下,海华研究者细致地深入不同社群去分别检视不同的海外华社。以众多分兵突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学界才得以整合、归纳,试图从中分别“社群”与“种族”在哪些方面是有关联的,在哪些方面又是无关联或随环境改变而变迁的。民族本来就不是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可能延续、嬗变、同化或被同化,也可能消亡。但人类社会的运作和发展绝对比某个民族的生命要长得多,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又怎能以民族为本位,以民族主义的政治正确来绑架现实?海华研究亦如是。
1 則留言:
正在诧异大陆的学生原来也很优秀呢,是不是我以前的看法太偏执了?
对您的看法深表赞同,本来也算是常识了,不过还是久违了,这种感觉。
好羡慕,能在香港接受教育,好羡慕,能够生活在比较自由的地方。
發佈留言